1. 首页
  2. 作品
  3. 内容

《纳林陶亥,战国秦长城》

我们寻访纳林陶亥的化石树,寻至陶亥召(新庙)附近的山谷,问当地人,才得知那石树早已被移走了。

    只好开始第二步计划,寻找纳林陶亥的战国秦长城。

    一路颠簸,来到纳林陶亥镇旧政府所在地(纳林塔),遇一闲坐的老汉,问起边墙,老汉说他多少年就在这山上放羊,边墙不知道溜过多少回了。我连忙给老汉买了两盒烟,央求他给我们领路。

    沿一条土道,翻越镇子北端曹家塔的坡梁,爬上一重又一重,终于到达山顶,一路行去,路畔就见一段边墙,土夯的,夯层清晰可辨,残高1米多,残长二、三十米。就这一段边墙?这只是土夯的,石头的最多。再前行,下车,荒野里徒步一段路,就看到一条零散石块铺就的长长的石头带,入沟谷,上坡梁,伸向渺茫远方,残存最高二、三十公分,几层石片。

    老汉觉出我们没有尽兴,返回后,又领着我们沿束会川的川道走了一气,徒步爬上川道南岸高高的山岭,看了山顶依山就势砌就的一段边墙,那只是在临川一侧砌了窄窄的一列,与我在资料上看到的相去甚远,问起束会敖包梁的边墙,老人也不得而知。

    见不上鄂尔多斯那一段气势雄壮的古长城,好不快意。后来,考察准旗文化遗存,返回时夜宿纳林陶亥新镇,打听到束会敖包就在附近一座煤矿,一大早赶过去,以为那古长城就在附近的土道边,问煤矿的人,说是还远,路要问附近一个村子,考虑到还要赶回去上班,作罢。不久又在一个下午专程前去,寻到那个村子,村人说路早让煤矿开发毁了,没路,只能徒步爬山过去。望远镜里瞭了一下,几重山,得几个小时才能翻过去,返回时就是夜间了,又作罢。终于在一个周曰,换了运动鞋,带足了水、干粮,一大早出发,准备拿出力气来好好翻越那几重山。到得煤矿时,门房却指给我们推土机新近推出的一条土道,竟然是只半个小时,就来到束会敖包梁的山角下。

    两人向风声凄厉的荒山野岭攀去。“看蛇!”老贾眼尖,指给我看时,只见得一孔蛇的洞穴。原来那条蛇就在我脚下不远处,受了惊动,早倏地一下溜入洞穴。小心翼翼地走,未行几步,一声怪叫,脚下忽啦啦窜起一大团黑影,惊悚至极,毛发直竖,却原来是只野鸟,将巢建在了人迹罕至的地面上一丛野草棵子里……

    诚惶诚恐行进了半个多小时,前方,山脊之上,2200多年前的历史遗存,蜿蜒在面前了。

    这是一段石砌的长城,长约200多米,有的坍塌了,有的较完整,残高1.6米,宽约3米。中间断开处首端,当地人在上面添了许多石块,又在后面的长城基座上垒了十二个小石堆,这大概就是束会敖包了。长城,在这里,被当地百姓化而为神。

    附近的地面上散乱了不少石块,想必来自长城,它们是怎么跑到地面上来的?

    又捡起一些陶片、瓦片。据碑上讲,附近有过两个城镇,驻扎过庶边军队,可以想见这荒山野岭往昔竟是一片繁盛之地。

    这就是史书上说的“秦昭王长城”了,电视剧《芈月》里的那个年代。《史记.匈奴列传》有载:“秦昭王时,义渠戎王与宣太后(芈月)乱,有二子。宣太后诈而杀义渠戎王于甘泉,遂起兵伐残义渠。于是秦有陇西、北地、上郡,筑长城以拒胡。”这就是这段长城的来历,是因芈月而筑就的。建于公元前255-251年,西起甘肃岷县,东至准旗十二连城,绵延1150公里。那时的秦王朝,气魄已是如此雄健,势力所及,已至鄂尔多斯腹地。

    曾经的人间繁华之所,如今,成了蛇蝎、野鸟的家园。

    与现今世事的飞速运行相比,这段与世隔绝般的长城,愈加显的枯寂凄清。

    它在这荒山野岭上,与时空对抗了两千多年,不倒不屈,而且还将亘古、永恒的不屈不倒下去,这份天地孤身,天地傲骨,何其孤绝,何其苍凉。

    随便在长城上捡一块石头,它被2200年的风风雨雨剥蚀得千疮百孔,这是一部承载了2200年时空的人文巨作,我要将它带回去,置于案头。

    返回山角,见对面沟谷边婷婷玉立几株古杜松,特别漂亮,又朝那沟谷行去。那是数株原始次生林,树龄大概有千八百年了吧,树干都老到没了树皮,灰白惨惨的,被风蚀作千条万缕状,拧结成粗实的一围,而树冠则圆圆的一笼,枝繁叶茂,整株树看上去如上世纪二、三十年代的校园女生,文静而贞淑。想这么美丽的古树竟落荒于此,实在是可惜了。回转身,看到对面坡梁上的古长城,恍然明白:她们千百年来美丽于此,原来是为了陪伴对面的古长城,那千百年傲骨不屈的伟丈夫吧,诚乃天作之合……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对畔畔圪梁梁上那是一个谁

          那是要命鬼二妹妹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你在那圪梁梁上我在那沟

          瞭不见妹妹你就摆一摆手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满天天星星一颗颗明

          有两颗最明是咱二人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你有情来我有意

          咱二人永远不分离……


评论
* 不能超过100个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