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相守天长地久》

这是依据吴剑雄、刘桂蓉夫妇2005年隆冬在乌审旗梅林庙拍摄的鄂尔多斯古树名木资料,又经过实地考察和写生后,创作的一幅油画。
吴剑雄、刘桂蓉夫妇1966年双双毕业于内蒙古林业学院,是我市的“老林业”,资深专家。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及后来的神东煤田绿化公司工作期间,他们多次取得了轰动性的林业科研成果,为我市生态系统建设做出重要的理论性、实践性贡献。他们没有退休的概念,退休后,坚持每年植物生长季做艰苦的野外调查,冬春在家中整理资料,编写书稿。2007年,吴老主编的我市向自治区成立60周年重大献礼书目--160万字的《鄂尔多斯植物志》出版,这一年,吴老68岁,老伴66岁。巨作问世后,他们没打算休息,紧接着开始了系列著作的编著。这年年底,吴老进京做了心脏手术。病情稍有好转,编著工作又开始了。2012年,再度进京,做了肝肿瘤切除手术。术后不久,著书继续进行。这当中,又经历了科研资金难以兑现的困扰,自费野外考察、自费著述,与病魔抗争,与困苦搏斗。十多年过去,继《鄂尔多斯植物志》之后,如今,《鄂尔多斯古树名木》、《鄂尔多斯珍稀濒危植物》、《植物志补编》和《鄠尔多斯园林植物》相继出版,浩浩380万言,4800余张图片。鄂尔多斯相关研究领域的空白全部填补了,一生全副心血交付鄂尔多斯事业,如今结出累累硕果,他们的心愿终于完成了。
全秉荣老师是俩夫妇多年故交,在得知他们系列著作的最后一部定稿后,思绪万千,慨然走笔:“年逾古稀的吴剑雄先生,在连续编著数百万言的鄂尔多斯植物专著期间,先后为心脏上了支架,为肝脏切了肿瘤……这种舍身于学术的精神,可谓是'感天地、泣鬼神’呵!”“我常常有一种'天人感应’的知觉。吴先生两度临危,大难不死,准是有他挽救的濒危植物和古树名木所保佑的。是的,鄂尔多斯每一苗草,每一棵树,每一朵鲜花都是吴先生的守护神。”
“我们应该请一位最好的雕塑家,选一处最美的城市园林,当为吴剑雄先生塑一座等同身高的雕像,还有他的夫人刘桂蓉。他们才是本乡本土的永远不走的远山正瑛。”
1活卡 并子
这样的文字,本属于那些消逝的激情燃烧的岁月,今天,竟又能一见,它久违地传导出六十年代优秀知识分子在家国情怀、奉献情操上高贵的共振共鸣,电波般令人震颤。
一起居此地,君我俩知音。今天,中国神华神东集团有感于全老的激情文字,特邀青年油画作者刘元缙,创作了这幅《相守地久天长》的油画,赠与吴剑雄、刘桂蓉夫妇。从吴剑雄刘桂蓉夫妇、全秉荣老师到神东集团,一个古典的奉献、理解和支持的佳话诞生了。
正如神东集团党委张永智副书记在吴老《植物志补编》序言中写到的:“凡是伟大的作品,本身就闪耀着一种理想的光
辉。”这幅油画的创作和相赠,由衷地表达了我们对这种久违的理想主义的歌赞和致敬。在乌审旗图克梅林庙广袤的原野上,两株“夫妻”古卫矛已相依相偎260多个年头了,或者说,它们等待了二百多年。四十多年前,两个风华正茂的林业科研工作者兴高采烈朝它们走来,它们知道,它们等待的人终于来了。四十多年来,记不清多少个飞沙走石之春,烈日炎炎之夏,肃杀凄清之秋,朔风凛冽之冬,他俩一次次来到它俩身边,感念它们的爱情,呵护它们的生存。四十多年后的一天,当白发苍苍的他俩又来到它俩身边时,“夫妻”古卫矛说话了:“你们,人间的两个好孩子呵,现在可以告诉你们了,我们来到世间,是一个预言,预言这片大地将产生两位花草林木的爱神、守护神,那就是你们。我们已相依二百多年,还将亘古地相偎下去,我们是你们爱的天然丰碑。我们将是一个印证,印证你们对这片大地上每一株花草林木的爱和守望,直到地久天长,地老天荒。”
不必为我们时代一时泛起的遮天蔽日的喧嚣声浪尘土飞扬而痛楚,不必为物质主义现代“荒原”上性灵的萧索而空茫,想到吴剑雄、刘桂蓉夫妇,思绪忽然间与鲁迅先生的一段话完全地融通了:“中华民族自古以来,就有埋头苦干的人,就有拼命硬干的人,就有为民请命的人,就有舍身求法的人-一他们是中国的脊梁。”诚哉斯言!吴剑雄刘桂蓉夫妇,就是这样,埋头苦干,拼命硬干,毕其一生。正是这样的人们,于默默无闻中,挺起了我们民族高贵的脊梁,担待起了我们民族追逐梦想的不可撼动的中流砥柱。